学生活动

关注英国上市公司365公众号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耕海踏浪,筑梦海洋|“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科创助力海洋文化”——探索晋江经验下的围头村海洋文明发展

时间:2025-02-10 点击:

背山面水,向海而生

晋江市作为“晋江经验”的发源地

屡遇危机而不倒,活力长盛而不衰

实现从穷县到“全国十强县(市)”的

历史跨越

2025年1月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科创助力海洋文化”——探索海洋文明社会实践队前往晋江进行

实践调研

学习传承“晋江经验”

助力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英国上市公司365“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科创助力海洋文化”——探索海洋文明社会实践队秉承“向海图强,奋楫逐浪”的理念,学习、传承并弘扬晋江经验,在晋江围头村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调研、特色产业探索以及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情况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走访海峡第一村,潮起潮落话围头

4B305

66CC5

33A1E

37B08

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的典范,具有深厚的海洋文化历史底蕴。实践队一行在围头村党委书记洪水平、支部书记洪万亚和宣委副主任吴宏霈的热情接待和访谈交流下,深入了解围头村的发展发展历程、特色做法和未来规划。

战地遗址忆往昔,红色足迹敬军魂

围头村东临台湾海峡,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是连接海峡两岸的重要窗口。八二三炮战遗址是两岸关系的重要历史见证,公园内保存着完整的防御作战系统,包括地下坑道、地面战壕和碉堡等。在围头村务协管员许丹玲的带领讲解下,实践队成员参观了战争与和平展馆、炮台、地下坑道等展区,深刻学习了炮火硝烟中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也愈发懂得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

新世纪以来,围头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持续弘扬“围江南洋精神”和“八二三炮战精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显身手,清理、发掘、修复历史遗址,充分利用自然景观,昔日的战地建成了生态公园。从“八二三”炮战到“围头新娘”从昔日的海防最前线到今日的对台交流最前沿,围头村见证了两岸的战争与和平,谱写着“冤家变亲家”“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的新篇章,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岸关系风云变幻的一个缩影。先后创设海峡两岸围头返亲节和闽台乡村旅游节,打造福建围头两岸青少年活动基地,将围头打造成一处独具魅力的红色战地文化渔村。

93B23

6F8F3

55FB4

53630

5BF5B

实践队员参观围头八二三战地公园

实践队员参观福建围头两岸青少年活动基地

生态旅游同发展,海洋文明共践行

围头村三面环海,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长且形态多变的特点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滨海旅游资源。围头村在文旅方面发展出了东线滨海休闲带和西线战地观光带。其中东线滨海休闲带包含古渡观光渔港、海角地质公园、东线和平公园、金沙湾、月亮湾、东海湾,形成“一港二园三海湾”。

实践队来到月亮湾实地调研,月亮湾是祖国大陆距离大金门岛最近的海湾,仅5.2海里。水清而沙细,浪白而风轻,褐色礁石形状不拘,夕阳的余晖下,发出金色的光芒,海草随风飘荡,形成围头角“月亮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围头村聚焦文旅融合发展。将闽台乡建乡创与传统村落改善提升相结合,以“围头新娘一条街,两岸融合一家亲”为主题,通过对长期闲置的老建筑进行流转,制定招商机制,推行租金“免三减二”的创业招商机制,引进台青台企入驻创业,探索两岸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已先行启动首批10家店铺运营。

同时,为保护好海洋及周边的海滩环境,围头村投巨资,在金沙湾海岸边建起了综合休闲广场,设计了海滨休闲广场、渔家乐服务区、儿童游乐园、木栈道景观等,有力地保护了原生态的海边自然风光,真正的做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文旅产业共同发展,促进海洋文明建设与践行。

敬老孝老倡乡风,数字赋能“便民圈”

实践队带着礼品与水果来到围头村农村幸福院,探望各位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与他们进行深刻的交流后,实践队成员与敬老院院长吴秀梨女士进行了深入交流。院长谈到了从创办初期不被看好,面临“办不过三年”的质疑,到如今越办越优,完成了从“围头敬老院”到“围头幸福院”的华丽转身,这其中离不开以村妇女中心为代表的基层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

围头村农村幸福院在原有的社区养老功能基础上,延伸了居家养老项目,持续性为30多位留守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围头敬老模式实现从“请进来”单一模式到“请进来”“走出去”两条腿走路的跨越,由“摸着石头过河”转变为实施精准关爱,切实帮助了一大批需要帮助的老年人。自幸福院成立以来,围头村就致力于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乡风,用实际行动让老人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幸福快乐地安度晚年。

围头村党委高度重视,着力整合优势资源,精心构筑自身特色的“党建+”邻里中心服务阵地,激活邻里资源,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把邻里中心建成党员、群众、海峡姻亲“愿意来、喜欢来、还想来”的“家门口”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便民零距离·服务暖人心”。赋能农村、农民发展,激励乡贤回归,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下沉基层农村,有效推进邻里服务和乡村治理,加快共同致富的步伐,助推乡村的高质量全面振兴,惠及百姓。

672B8

传承弘扬“晋江经验”,

持续推动经济发展

晋江作为曾经的“高产穷县”,却在现在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飞速发展。实践队来到晋江经验馆进行参观调研,全体成员依次参观了晋江经验馆的“历史记忆”“经验提出和践行发展”“未来展望”3大展厅,深入了解晋江人民艰苦创业、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及晋江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详细学习以发展实体经济为鲜明特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动力,以全面发展为核心内涵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短片身临其境的再现中,大家无不感怀于“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钦敬“晋江经验”的践行与发展成果的丰硕。

53D13

“产业融合乡村振兴,

科创助力海洋文化

围头村有着傲人的自然条件,坐拥围头湾,三面沿海,山海格局优越。在产业上,围头村以渔业和海产品养殖为主,海产经济体量庞大。以鲍鱼、紫菜、海蛎、对虾为主要养殖品种。多年来,围头村借社会之力和政策扶持,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海岸线生态修复,特别在渔业生产、渔业文化、渔业生态、渔民生活、渔村和谐及资源保护、资产增值、村财增收、渔民致富等方面成效明显。

围头村作为一个以渔业生产和水产养殖为主的小渔村,一直以来以“渔”业养民,积极促进产业融合。围头村曾获全国“最美渔村”称号,为晋江滨海休闲游再注新的活力。这是晋江推进“海洋+旅游”,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与乡村生态融合的一个典范,打响了围头休闲渔业品牌,推动了晋江休闲渔业健康规范发展。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科创助力海洋文化”——探索海洋文明社会实践队此次实践调研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更为晋江经验下的围头村海洋文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未来,我们将以此次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利用学院在信息技术与智能科技领域的专业优势,助力围头村在数字化文旅建设方面迈出坚实步伐。通过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实现围头村景区的数字化管理、个性化服务与精准营销,科创助力海洋文化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相信,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围头村的明天定将更加美好,晋江经验下的围头村海洋文明将成为一张亮丽名片,引领更多乡村走向繁荣与振兴。